衡水武强成功入选国家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
本报讯(记者张月亭)日前,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关于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的公示》,全国首批63个县市区入选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武强县位列其中,我省共3个县市区入选。
近年来,武强县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文化产业优势,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坚持以乐器产业赋能。武强县持续放大乐器产业的富民强县作用,探索乐器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模式。“乐器+生产加工”,共吸纳1万多人就业,特别是鼓励龙头企业采取“企业+支部+农户”模式,创立乡村振兴车间,带动群众就业增收;“乐器+产业项目”,带动20个村集体增收;“乐器+艺术体验”,用艺术实践吹响“精神共富”的号角,目前全县有1万余名学生参与其中;“乐器+音乐展演”,带动500余人组建16支乐队,通过在景点表演、节庆开幕式助演等,年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乐器+网络电商”,带动145名人员网上销售乐器产品,年人均增收10000元以上。
坚持以文化创意赋能。武强县依托武强年画这一文化资源,下大力抓好产业发展,培训壮大年画人才队伍,引导有年画产业基础的村庄和传承人创办书画基地、恢复年画作坊,带动年画刻版、印刷、销售等,并相继开发了系列文创产品,成为助力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力量。截至目前,累计培训人员1000多名,全县年画门店作坊达到126家,特别是谋划实施了投资3500万元的前西代村汇名轩非遗工坊项目,打造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典范;相继开发了年画书签、餐具等20多个系列、100多个新品种文创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出口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达1.5亿元。
坚持以文旅融合赋能。依托创建河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武强全县景区景点达到50余处,年接待游客50万人以上,辐射带动3.3万人增收。“旅游+文化”,依托周窝音乐小镇、武强年画博物馆两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大力发展休闲体验游和研学游;“旅游+农业”,以北大洼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打造婚纱摄影、亲子互动、采摘体验等旅游服务项目,发展农家乐和生态采摘园23家;“旅游+工业”,重点打造了蒙牛乳业国家3A级旅游景区、金音乐器集团以及嘉华乐器等一批工业旅游景点,进一步丰富了旅游业态。
拓展阅读
热门文章
- 江西婺源:强降雨后积极开展生产自救
2022-06-26 17:36 - 厦门同安提升安全生产应急响应能力
2022-06-26 17:36 - 截至6月底,衡水市享受职工医保普通门诊统筹待遇已达到46.2万人次
2022-07-27 18:00 - 海南省政协副主席肖莺子到保亭调研
2022-06-26 17:17 - 南京:“开门接桩”方便电动汽车充电
2022-07-08 12:00 - 上海最后一个非常态化市级方舱医院闭舱
2022-06-26 17:26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