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服务器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
汽车 山西之窗 2022-04-22 525浏览

打造湾区新引擎,南沙砥砺再出发

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发布年度十大创新成果

4月21日,南沙自贸片区迎来了挂牌七周年,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管委会以“打造湾区新引擎,砥砺七载再出发”为主题,在南沙创享湾举行年度创新成果专题发布会暨制度创新表彰活动,现场发布一年来南沙自贸片区取得的十大创新成果,表彰了一批制度创新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中共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卢一先,广东省商务厅副厅长双德会,南沙区区长董可出席活动。

系统集成创新结硕果,

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

2021年南沙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6%,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长14.7%,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26个(累计223个),跨境电商进出口货值超过360亿元,同比增长70%……近年来,南沙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综合经济实力和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双德会在致辞中表示,南沙自贸片区挂牌以来,不断提升改革创新的集成性系统性,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供了大量创新经验,贸易便利化指数和营商环境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并在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上先行一步。为广东自贸区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培育外贸新动能,打造双循环枢纽节点提供了实践样本。

会上,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党工委副书记谢伟发布“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2021-2022年度十大创新成果”。现场为15家单位和15名个人颁发“南沙区制度创新先进单位”和“南沙区制度创新先进个人”奖项。

回顾南沙自贸片区走过的七年历程,在省市支持指导下,南沙进一步发挥改革创新突破先导效应,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累计形成789项制度创新成果,形成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局面,成长为湾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营商和营智环境齐头并进,

港澳人才加速“融湾”

与智库机构共建营商环境专家委员会,与社科院共建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基地,成立全国首个营商环境国际交流促进平台……在创新搭建营商环境改革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南沙通过创新探索营商环境全过程闭环跟踪监测模式和前沿问题研究解决机制,加快建设营商环境重大交流实践平台,探索构建优化营商环境社会多元主体共商、共建、共治的长效机制。

“南沙的探索极富特色。”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史欣向表示,营商环境建设是推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南沙建立多方联动的长效机制,真正发挥营商环境建设对于地方经济的“提质增效”功能,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南沙在全国率先提出“营智环境”概念后,首创“1+3”营智环境评价体系,实现国内人才发展环境评价体系从“0”到“1”的突破,为加快创建国际化人才特区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进一步便利港澳专业人才在南沙从业执业,南沙用足用好建筑、交通工程专业高级及以下职称评审权,创新建立港澳人才职称评价“1+3+4”体制,即“1个办法”、“3个标准条件”、“4个专业对应列表”,建立起港澳专业人才申报职称评价制度,同时依托全国首个粤港澳大湾区职称和职业资格业务一站式服务平台,为专业人才提供一对一、全流程、个性化服务,畅通港澳专业人才申报内地职称渠道,进一步推进港澳人才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跨境电商和绿色金融迸发活力,

投资贸易便利化再创“南沙样板”

为解决跨境电商出口退货渠道不畅问题,使跨境电商商品“出得去”、“退得回”,南沙充分发挥综合保税区政策优势,在全国首创物流畅通、通关便捷、监管有效的“创新跨境电商出口退货‘一站式’海关监管服务模式”。

通过全面梳理监管流程,实施“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措施,支持退货商品与保税存储货物同仓存储,实现不同贸易性质货物“合包”配送、集柜运输,南沙在全国率先打通跨境电商出口退货便捷通道,加快融合出口电商物流和保税物流,高效盘活电商企业仓储资源,有力促进跨境电商产业链发展,推动南沙跨境电商枢纽港建设。

落地全国首家气候投融资特色银行支行、首个绿色融资租赁线上平台、首个碳中和融资租赁服务平台等创新机构,开展全国首支公募碳中和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全国首单银行间市场类REITs和能源行业类REITs、深交所首单碳中和汽车租赁ABS等创新业务……南沙率先推出多项绿色金融创新成果,构建以绿色金融标准为引领的政策体系和“交易、融资、研学”三位一体绿色服务体系,打造“绿色金融服务生态城市发展示范样本”。

同时,依托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南沙建立起与港澳常态化绿色金融合作机制,推动大湾区绿色金融标准互认,与港澳共建大湾区碳排放权质押融资、生态补偿机制。

行政审批和法治建设精准发力,

全链条税收服务助推新业态发展

4月21日,位于横沥工业园的年产100万吨淀粉糖系列产品工程项目根据“交地即开工”(5.0)实施方案,以承诺验收的方式对主体工程先行使用。项目由广州双桥股份公司投资建设,将建成全国最大的液体淀粉糖生产基地。该公司董事长徐正康为“南沙效率”点赞,“比预期投产时间快了两个多月,可以节省财务成本约700万元,提前投产带来经济效益至少500万元。”

南沙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升级打造“交地即开工5.0”模式,通过推行“工业厂房仓储项目一站式审批”、“承诺验收支持主体工程先行使用”、“对满足使用功能单位工程开展单独竣工验收”、“建筑施工阶段免于办理环评”、“扩大告知承诺制范围”等一系列举措,实现社会投资类建设项目报批报建更快捷、更便利、更高效,为实体经济发展营造更优的营商环境。

法治建设方面,为满足中小投资者和未成年人两个重要群体的法律保障需求,南沙分别构建多维协同的全过程保护机制。其中,通过建立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家法治联合体、中小投资者涉外法律服务机制和省以下中小投资者保护宣传机制,有力保障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在税收服务上,南沙针对新经济新业态,创新打造全链条式税收管理服务机制,通过建立项目准入联席制度,从源头打造专属服务,率先实行税收不确定事项报告制度,营造可预期的税收营商环境,建立减税退税快享制度、税费快办精办服务制度和涉税风险“智慧共控”,助力新经济新业态充分享受税收红利,实现规范健康发展。

南沙自贸片区2021-2022十大创新成果清单

成果一: 构建营商环境多元主体共商共建共治长效机制

成果二: 全国首创“1+3”营智环境评价体系

成果三: 创新跨境电商出口退货“一站式”海关监管服务模式

成果四: 全国首创港澳工程专业人才职称评价标准体系

成果五: 建立多维协同融合未成年人保护机制

成果六: 新经济新业态全链条税收管理服务机制

成果七: “工业厂房仓储项目一站式审批”+“承诺验收”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再提速

成果八: 全方位构建“一件事”极简审批服务体系

成果九: 打造绿色金融服务生态城市发展示范样本

成果十: 全国首创保护中小投资者全过程法律服务机制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通讯员 李莉

南沙广州市跨境电商广东省试验区
山西之窗

山西之窗10000+篇文章

站点 微博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山西之窗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返回列表

拓展阅读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山西之窗 sx.hxxinw.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